短影音製作流程:9 步驟完成短影音企劃、腳本、剪輯(附 7 個短影音工具)

短影音製作流程:個人 IP 定位、建立短影音與商業模式的連結、建立行銷漏斗(流量變現路徑)、發想企劃、撰寫腳本、實地拍攝、後製剪輯、正式上傳短影音至 4 大社群平台。短影音是 2025 最強的行銷利器,本文教你如何製作。

本文關於短影音製作的懶人包:

  • 短影音 IP 定位:透過訪談、開會,將主角的特質提煉成一個清單,放大優點、縮小缺點,讓你的好被更多人看見。
  • 短影音企劃:根據行銷漏斗,可以分成產業泛流型、專業知識型、直接轉化型,每個短影音企劃有各自不同的行銷目的。
  • 短影音腳本:將抽象的企劃,具體化成一字一句的拍攝口白,並且加入時間軸、分鏡,以及每一段的目的。
  • 短影音剪輯:把節奏控制在 5 秒一個爆點,可能是金句、笑點或場景切換,盡可能提高資訊密集度,讓每一句話、每一秒都是重要的,完播率才會高。

短影音製作流程:9 大步驟讓短影音穩定變現

作為一間擅長短影音社群行銷公司,我們做的不只是影片,而是建立一個能穩定變現的個人品牌。關鍵在於如何透過「短影音」達到「行銷目的」。因此,製作短影音時也要將行銷漏斗、變現路徑給考慮進去,不是單純發想有流量的影像企劃而已。

所有商業價值高的短影音帳號,不一定每支短影音都會爆流量,但一定有辦法穩定變現。我們過去操作過很多行業的短影音,具體有以下 9 個步驟。

短影音製作流程
短影音製作流程

個人 IP 定位

透過訪談、開會,將主角的特質提煉成一個清單,可能是邏輯很強、有正義感、長相甜美等,主角從外表到個性,都應該被挖掘然後紀錄。這步驟在做的是放大優點、縮小缺點,讓你的好被更多人看見。

這份「特質清單」應該要有先後順序,最優先的就是最容易被記住的特點,也是你做定位、帳號資訊、想企劃的來源。

好的定位除了要有獨一無二的特質(被記住的唯一原因),還要考慮到是否能幫助到商業模式,簡單說,這個定位是否能增加信任感。

以二手車銷售為例,每個人可能都想把自己定位在「全台最專業的業務」,這時我們或許可以反其道而行,定位成「最菜的業務,有最真誠的心。」

這個定位同樣能增加信任,也更容易被記住。(當然也要形象符合,才能用這定位)

另一方面,定位也能從紅海市場中切出一片藍海,例如:專營二手機車、專營二手重機等。

當越多人做一樣的事,你的社群行銷策略就要越不同。

建立短影音與商業模式的連結

短影音是一種放大器,如果產品本身、商業模式不行,那短影音做再好,成效也有限。根據我們的經驗,B2B 的商模比較難搭配短影音,除非開拓面向一般消費者的受眾,不然短影音很難鎖定過於精準的企業客群。

商業模式會直接影響後續的企劃、變現路徑,以這兩種完全不同的商模來舉例:

  • 在地商家:實體店面的商模因為有地區侷限性,所以在企劃中就應該把「地區元素」帶進去,把流量精準度視為更重要的指標,不然再大的流量也很難讓外縣市的人來參與(部分行業或許可以)。
  • 電商賣家:網路事業跟店面相反,可以盡可能把流量做大,衝曝光與流量,如果產品的單價不高、考慮時間短又屬於大眾需求,甚至可以直接導外購買,透過 IG 限動連結、私訊連結、主頁連結等。

如果第一步驟的「個人 IP 定位」是在萃取「人」的特質,現在這個步驟就是從既有商業模式中去萃取適合搭配短影音的部分。

如果你對商業模式還不熟悉,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加 LINE 詢問,我們的行銷服務擅長從商業模式著手,從本質去分析問題,找到策略解法。如果你是第一次認識頭家製造所,本站上有很多案例可以先看看。

建立行銷漏斗,設定流量變現路徑

短影音的行銷漏斗是「觸及 → 信任 → 變現」,短影音最主要負責最前端的「觸及」,而信任可以交給 Instagram 限動、官方 LINE、臉書社團、電子報等去培養。這要根據商業模式去決定,設定一個清晰的路徑,才能將流量變成「留量」,再變成現金。

  1. 觸及:短影音本身的病毒式傳播特性,就讓它非常適合作為觸及的武器。
  2. 信任:通常很難用一分鐘的短影音就增加足夠付費轉化的信任感,所以需要其他工具輔助。
  3. 變現:當信任堆疊足夠時,透過自然且直擊痛點的引導,就能成功變現。

以高單價服務(律師、醫生、財務顧問等)為例,這通常需要更長時間的信任堆疊,所以短影音帶進來的流量適合引導至官方 LINE 進行深度諮詢或一對一銷售。

短影音變現路徑
短影音變現路徑

商業模式 v.s. 變現路徑

商業模式更加廣泛、宏大;變現路徑則是具體的引導方向。前者涵蓋了各平台、通路、事業本身,後者只是短影音引導至變現的過程。

創建個人品牌帳號

個人品牌帳號最關鍵的就是「名稱」、「帳號 ID」、「簡介」、「連結」,不管是哪個社群平台,一定都會有這 4 個欄位,以下介紹我們實務上的填寫原則,你可以自行參考或修改。

  1. 名稱:必須一眼看出你的行業別、產品或服務,我們建議使用「產品+綽號」,讓新觀眾一點進主頁就看得懂這個帳號是哪個主題領域、能帶來什麼價值。
  2. 帳號 ID:最好是諧音梗、名稱的中翻英、能直接看出品牌印記的英文,能產生印象最重要。
  3. 簡介:前 3 句最重要,因為第三句之後會需要點擊「更多」才會顯示(IG 上),等於你第 4 句開始會先被隱藏,能見度低。建議簡介可以放上你的最高成就、品牌理念或記憶點。
  4. 連結:越重要的連結,越往前放,假設你的服務很具焦,那放一個引導進諮詢或私域的連結就可以了。如果你的服務比較多元,變現路徑也很廣泛,那可以使用 Portaly、Linktree、Linkgoods 這樣的多連結一頁式頁面,我們親自使用一段時間過後,最推薦 Portaly。

構思完帳號資訊後,就可以正式創建帳號了,以台灣市場來說,建議要有以下 5 個: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  • Youtube
  • Tiktok
  • Threads

這 5 個平台都能夠上傳短影音,Tiktok 是目前所有平台中最容易取得流量的地方,因為演算法鼓勵新帳號出現,而 Threads 相較之下,則是最不重要的短影音平台,雖然可以上架,但文字比影片更容易在 Threads 上傳播。(這點經 Threads 官方負責人 Adam Mosseri 證實)

也就是說,最少要創建前 4 個平台,讓一支短影音發揮四次效果。

延伸閱讀:社群媒體有哪些?比較10種社群媒體!2025有哪些正負面影響?

發想短影音企劃,3 大類型

短影音企劃也能用漏斗去區分,也就是「觸及 → 信任 → 變現」。越往上層,流量就越大,但離付費轉化就越遠;越往下層,流量就越小,但離付費轉化越近。短影音本身的特性適合放在上層。

短影音要拍什麼才好?我們從經驗中整理出 3 個發想企劃的實用技巧:

  • 讓靈感穩定下來:定期從生活、工作、鄰近行業、對手帳號上,發想出目標受眾感興趣的主題。
  • 利用 AI 進行發想、幫助思考,經官方資訊和我們實測,ChatGPT 4.5 有最優秀的企劃能力。
  • 盡可能朝「該行業中,越多人有興趣的話題」思考,也就是吸引跟行業相關的廣泛流量。

以法律行業舉例:「90% 的人打輸官司的 3 個原因!」就是越多人感興趣的話題,同時又與行業相關;而「離婚協議書千萬不要這樣寫!」就是更少人感興趣但更容易變現的題材,因為我們把受眾和他的痛點直接點出來了。

如果將觸及、信任、變現的漏斗,變成具體的短影音企劃類型,我們認為是這三種:

短影音企劃行銷漏斗位置核心思考點企劃舉例(保健品行業)
產業泛流型觸及該產業下,大家都想聽什麼?連續吃 30 天 B 群會發生什麼變化?
專業知識型信任我該如何展現自己的專業能力?身為 20 年的保健品老闆,這 3 種成分,我都不敢吃
直接轉化型轉化受眾最渴望的需求是什麼?一堆人在問!我都靠「它」一覺到天亮

撰寫短影音腳本、分鏡

短影音腳本的關鍵在於「將抽象的企劃,具體化成一字一句的拍攝口白。」

根據我們的經驗,腳本越是完整,拍攝時就越順利,拍攝越順利,剪輯也就越輕鬆。我們特別重視腳本的執行性,例如加入時間軸、逐字口白、分鏡。

撰寫腳本時,最好標註每一顆鏡頭的時長,例如:

  1. 前 0-3 秒破題提問
  2. 3-6 秒講出反人性事實
  3. 之後每 3-5 秒解答觀點

在有時間軸的情況下,注意畫面是否足夠豐富、吸睛、能交代訊息。

另外,我們還發現,越是像朋友聊天的口白,越容易引發留言互動,因為每個人都想加入討論、發表自己的觀點,舉例來說:「我有一個更屌的方法」、「欸靠我上個月多賺了 2 萬」。

實地拍攝短影音素材

短影音拍攝的關鍵是「畫面真實感」,對多數行業來說,個人 IP 的短影音講求自然,所以原則有這 3 點:

  • 器材越簡單越好:使用手機拍攝,不要讓主角感到負擔,他的表現力就會更自然,在安靜的室內的話,可能連麥克風都不太需要。(iphone 有很好的收音效果)
  • 用場景傳達訊息:假設場景出現在診間,那很明顯主角就是醫師、諮商師等,根本不用過多解釋,外景企劃也能用場景去傳達訊息。
  • 多拍永遠比少拍好:拍短影音時,最少需要一位藏鏡人做引導(自己幫自己拍除外),有另外一個人可以拍 B-roll、取景、幫忙引導更好,寧願多拍一點讓剪輯師去篩選素材,也不要進剪輯才發現素材不夠。

如果你滑夠多短影音,會發現受歡迎的短影音多半都很自然、很素,因為這樣才夠真實,越真實就越值得信任。

我們團隊的獨創經驗是,實地拍攝時會特別留意周遭反應,例如:拍餐飲客戶的短影音時,不刻意清場,而是捕捉顧客談笑風生的畫面;拍銷售業務時,拍下鄰居跟他打招呼的畫面。

這些真實反應都非常難能可貴,越是不 set,短影音就越自然。能有效提升影片的可信度、親和力,我們的經驗證實這樣的真實場景能大幅提高短影音的轉換成效。

短影音剪輯:5 秒節奏法則

把短影音節奏控制在 5 秒一個爆點,可能是金句、笑點或場景切換,目的是為了持續吸引注意力。

短影音不是一支 60 秒的影片,而是 12 支 5 秒的影片組合在一起。比起秒數,短影音更重要的是節奏。

盡可能提高短影音的資訊密集度,讓每一句話、每一秒都是重要的,完播率才會高。最後,建議不要使用太多誇張的特效(華麗轉場、AI 生成),用簡單的字幕、顏色、小動畫去呈現最好,才能保持拍攝時的自然。

  • 5 秒一個爆點
  • 提高資訊密集度
  • 自然感的剪輯風格

將短影音上傳到 4 大社群平台

讓一支短影音發揮四次功效,台灣最主流的短影音平台有 Facebook、Instagram、Youtube、Tiktok,與其猜測哪一支影片會在哪一個平台上成功,不如全部上傳上去,讓結果直接幫你解答。

根據我們的實務調查,這 4 個平台中,Tiktok 的使用年齡最低,導致商業變現能力不好,但 3 年之後呢?經營社群媒體是一場長久的生意,既然「上傳」幾乎沒有成本,我們不如提前佈局各大短影音平台。

7 種短影音製作工具推薦

我從短影音製作的流程,排序以下 7 種短影音工具。(皆為免費,也有付費版和功能)

  1. ChatGPT 4.5:企劃發想、撰寫腳本,4.5 的版本非常適合寫作。
  2. Capcut(剪映):最適合新手和短影音的剪輯軟體,有各式簡易素材可以使用。
  3. Adobe Podcast:一鍵去除背景雜音,將室外錄製的聲音變成 Podcast 等級的音質。
  4. Reccloud AI:字幕生成(在繁體中文字幕上的識別特別出色)、人聲與伴奏分離,。
  5. Google NotebookLM:匯入檔案並分析,包括 MP4、MP3,能將音檔轉為文字。
  6. Canva:製作短影音封面、影像素材、圖片素材。
  7. Meta business suite:集中管理社群平台,可以同時上傳短影音至 Facebook、Instagram。

如果你對於下指令有研究,也可以參考 AI 影片生成工具 SoraRunway,經過我們實測,這兩款是目前市面上表現最好、生成品質最穩定的 AI 工具,在需要科幻、非現實場景時特別好用。

不過根據我們頭家製造所的經驗,在目前台灣短影音市場,多數講求自然的行業應該是用不到影片生成的。以下詳細介紹 7 款工具,每款都經過我們團隊實測過,甚至應用在實際的行銷服務中。

ChatGPT 4.5:企劃發想、撰寫腳本

ChatGPT 4.5 是目前我們實測下在企劃發想、腳本撰寫最優秀的 AI 工具。短影音創作最耗時的通常是前期的企劃與腳本。這時就應該善用 ChatGPT 龐大的資料庫,你可以從它身上快速得到:

  • 目標受眾的痛點、需求
  • 貼合受眾需求和 IP 本人形象的企劃
  • 把企劃更加具體化的腳本結構
  • 各式各樣的呈現形式,激發靈感

精確的指令可以更快得到想要的成果,例如告訴 AI :明確受眾、核心目的、表現形式。ChatGPT 4.5 能快速產出多個初稿給你挑選,省去從 0 開始想的時間。此外,ChatGPT 4.5 特別擅長產出具故事感、容易引起共鳴的口白,故事行銷是相當有效的策略。

Capcut(剪映):最適合新手和短影音的剪輯軟體

Capcut 是短影音剪輯初學者最容易上手的軟體,內建各種特效、轉場、字幕動畫、免費音樂、音效素材等,滿足短影音快速製作的需求。對於非專業剪輯人員來說,Capcut 可以將製作時間縮短約 30-50%,因為直觀的操作界面、大量可直接套用的模板。

短影音的剪輯需求不像傳統的 MV、商業形象影片那麼高,因此簡易功能的 Capcut 更適合剪短影音,如果需要較難的特效、轉場,可能就要使用 Adobe Premiere、After Effects。我們實務上最常使用的功能有:

  • 自動辨識上字幕
  • 字幕動畫
  • 音樂庫
  • 音效庫
  • 圖片、影片素材庫
  • 智能剪口播(一鍵自動剪掉影片氣口)

以上這些簡單的功能可以大幅提升完播率,交叉搭配就足夠剪出上百種的效果了。

Adobe Podcast:一鍵去除背景雜音

如果你在室外或很吵的環境錄短影音,可以用 Adobe Podcast 自動優化環境雜音,讓人聲變得清晰、專業。如果一個影片聽不清楚或是真的很吵,觀眾一秒就滑走了。

實務上來說,只要背景音自然,也不會壓過主角的聲音,我們就不會另外優化音質,因為形象越是高級、完美,距離感就越重。

Reccloud AI:字幕生成、人聲與伴奏分離

Reccloud AI 是另一個免費的一站式剪輯軟體,在剪映把某些功能改成付費後,我們有段時間會使用 Reccloud AI 的「AI 字幕產生器」功能,尤其在繁體中文字幕上的識別特別出色。(上字幕一般是最無聊也最不需要動腦的工作)

Reccloud AI 有非常多功能,我們只推薦 AI 字幕生成、人聲與伴奏分離。其餘都是剪映更好使用。

Google NotebookLM:將音檔轉為文字檔

匯入檔案並分析,包括 MP4、MP3,能將音檔轉為文字檔,當剪映、Reccloud AI 都無法自動生成音檔中的字幕時,NotebookLM 就能派上用場,上傳後再下這個指令:列出逐字稿,一字一句輸出,不要修改和添加任何其他內容。

拿到文字檔後,就能直接在剪映裡貼上字幕、辨識、生成。

Meta business suite:批量上傳、同步上傳短影音至 FB、IG

集中管理 FB、IG 雙平台,可以同時上傳短影音至 Facebook、Instagram。

Meta Business Suite 是集中管理社群平台的工具,能夠一次批量上傳短影音到 Facebook 與 Instagram,並提供詳細的成效分析報告。

當你每週都要上片時,如果沒有工具去運營,就只會越來越累。

Meta Business Suite 可統一管理留言、回覆訊息、廣告設定,整合行銷管理的流程,大幅提升整體的行銷效益。

短影音製作常見問題

短影片製作 APP 推薦哪個?

Capcut。短影音製作的成本很低,根本不需要太複雜的介面、功能,像 Adobe 的剪輯軟體。對於新手來說, Capcut 絕對是首選,可以高效剪完一支短影音,它除了電腦版,還有手機 APP 版。

短影音平台有哪些?

短影音平台有這 7 個:Facebook Reels、Instagram Reels、Youtube Shorts、Tiktok、抖音、小紅書、LINE Voom,但台灣最常見的是前四個:Facebook Reels、Instagram Reels、Youtube Shorts、Tiktok。

短影音如何賺錢、變現?

短影音能幫助生意被更多人注意到,讓更多人購買你的產品或服務,進而賺到錢。短影音本身並不怎麼賺錢,只有社群平台依照觀看量給的微薄分潤,所以當你沒有自身的商模時,短影音能賺到的錢很有限,只可能來自廣告分潤跟業配。

那麼多短影音公司,我們有什麼不同?

我們最大的不同在於重視的東西不同,其他人可能一味在衝流量,但對我們來說,流量只是其中一環,更重要的是「留量」,過去 10 年,我們陪著業主一步步解決生意上的問題,只為了共同目標:商業結果

來客數、營業額、回頭客等才是真實的,其他社群數據都只是過程,我們擅長以短影音+付費廣告的策略,在幾個月內實現有感的業績成長。如果你對我們的服務有興趣,歡迎點擊下方按鈕加 LINE,我們會向你介紹更詳細的方案~

相關好文:

shacho
shach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