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影音企劃怎麼寫?5種短影音企劃類型,完整企劃流程

短影音企劃流程:目標 → 觀眾 → 創意 → 腳本 → 上線 → 數據,完整的企劃能讓每支影片都能被複製、被優化。平台演算法近年更重視完播率、互動、分享,所以企劃要圍繞「如何讓觀眾看完、願意分享」為主軸。

短影音行銷的核心在於企劃,好的企劃能推動整個流程往好的方向前進。

5 種短影音企劃類型(附可直接用的腳本框架)

把常見題材類型「標準化」,方便團隊在主題、腳本與 KPI 上對齊。

教學型短影音企劃:專門解決一個問題

什麼時候用?當你要輸出專業、建立信任時,結構骨架:

  1. Hook(3–6 秒):用「錯誤示範 → 正解」或「常見盲點」。
  2. 知識點:條列 3 招,畫面置入步驟或字卡。
  3. CTA:引導私訊、分享、看長內容。

範例 Hook:你的社群都變不了現的 3 個原因!(接 3 個糾錯)。

TikTok 官方建議前 3–6 秒一定要有鉤子,且 21–34 秒是轉換較佳的短影音。

故事型短影音企劃:拉近品牌與受眾間的距離

好的品牌應該要能夠觸發受眾感性的情緒,結構骨架:

  1. Hook(3–6 秒):「我原本是 ×××,直到我做了 ○○○,學到了…」。
  2. 故事流程:低谷 → 改善 → 結果(圖表或數據截圖)。
  3. CTA:追蹤帳號。

挑戰型短影音企劃:大量觸及到陌生用戶

這類型的企劃通常更容易拉高互動,因為很有趣,所以一般流量會比知識型的還要高,最好的製作方式是帶入跟品牌有關的挑戰或娛樂,例如:諧音梗接力、改編經典主題曲等等。結構骨架:

  1. Hook:「我不信有人可以不罵髒話講完這個台詞!」
  2. 流程:示範一次 → 示範兩次 → 示範三次 → 呼籲。
  3. CTA:號召跟做。

這種娛樂性高的企劃,可以有非常多種呈現形式,例如「同一主題 × 不同變因」就可以有很多種方法,建議新手大量測試,因為短影音需要量去堆疊。

資訊分享型短影音企劃:快速得到一個懶人包

你的受眾平時一定有感興趣的題材,但因為種種原因無法自行去研究跟了解,這時候你就可以整理完資訊,給他一個結論或摘要,這類型企劃比知識型簡單,因為是「彙整」,而不是「觀點輸出」,但流量不一定會輸給知識型的企劃。

結構骨架:

  1. Hook:「做品牌一定要會的 3 個社群技巧。」
  2. 流程:列點 #1~#3(每點 3–5 秒),每點搭配畫面。
  3. CTA:留言索取更多資訊。

臉書官方表示,這類題材在 Instagram 常獲得較高的分享與收藏,因此觸及會更高。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誰都希望能以更少的力氣去得到最精華的資訊。(外加現代人很容易害怕錯過、知識焦慮)

迷思破解型短影音企劃:反人性才使人記住

你的產業中,是否有很容易讓人誤會的地方?這類型短影音要讓人有一種「醍醐灌頂」的感覺,多數觀眾會留言:「想不到是這個樣子…」

成功的關鍵是「反人性」,幾乎所有反人性的觀點跟結論都會引起討論,認同與不認同的人們會在留言區互相較勁,而品牌就能收穫流量。

結構骨架:

  1. Hook:「『發片一定要發黃金時段』根本是錯的!」
  2. 流程:用 1–2 張分析圖或案例輔佐觀點。
  3. CTA:邀請反方留言或投票。

4步走完「短影音企劃流程」

  1. 定義商業目標與核心 KPI:本季主 KPI = 詢問數;中繼 KPI = 完播率、分享/收藏、私訊關鍵字觸發數。平台模型會以觀看時間、留存等訊號做擴散,所以 KPI 要關聯。
  2. 受眾洞察與內容主題:列 3–5 個內容主題(教學、故事、挑戰、資訊分享、迷思破解),每個主題建立 20 個企劃,並特別標註:受眾痛點、預期情緒,這樣才能預測發出去之後的效果。
  3. 腳本與分鏡:每支企劃都建議有「鏡頭序號/畫面元素/螢幕字卡/口白關鍵詞/音效」,平台偏好能迅速傳遞價值與娛樂性的畫面。腳本越完整,後期拍攝與剪輯就越輕鬆。
  4. 數據評估:若前 3 秒留存 < 75%,代表片頭不夠抓眼球。完播率 < 40% 則代表節奏不對,觀眾看到一半就沒耐心滑走了。(數字來自於我們代操多個帳號的實務經驗)

2025 短影音平台規格與策略表

平台時長上限(短影音)企劃重點備註
TikTok錄製最長 10 分鐘;上傳最長 60 分鐘前 3–6 秒強 Hook;21–34 秒作主力測試以觀看時間/娛樂性拉動擴散。
IG Reels最長 3 分鐘(逐步開放)分享、收藏為導向,資訊密度很重要。官方釋出創作者最佳實務中心。
YouTube Shorts最長 3 分鐘留存最重要,代表剪輯節奏必須要穩定。系統以滿意度與留存加權。
Facebook Reels整合為 Reels與 IG 相同,但使用者年齡更高。正逐步取消時長限制。

直接可用的「短影音企劃書」範本

  • 專案名稱/目標 KPI(詢問數 / 完播率 / 分享)/主平台
  • 受眾簡述(痛點、反對理由、慣用字)
  • 題材類型(教學|故事|挑戰|資訊分享|迷思破解)
  • Hook(絕對要抓住對方的注意力)。
  • 腳本(秒數區間):0–3、3–10、10–20、20–30…
  • 分鏡:鏡頭#、畫面、螢幕字、口白、音效
  • CTA(留言關鍵字/私訊/分享)
  • 數據:3 秒留存、完播率、分享/收藏、24h 觀看

一支完整短影音企劃範例

主題:讓 Google 變好用 10 倍的 3 個搜尋技巧

Hook(0–3 秒): 「你其實每天都用錯 Google 了。」

腳本節點

  • 0–3s:反常識開場+展現成果
  • 3–8s:技巧 #1「site:」篩選競品內容
  • 8–15s:技巧 #2「filetype:」找 PDF 白皮書
  • 15–24s:技巧 #3「intitle:」組關鍵字地圖
  • 24–30s:CTA「留言『關鍵字』領 30 個高效搜尋模板」

我們如何幫你拍出有商業價值的短影音?

短影音行銷的目的可以大致分為兩種:曝光、銷售。一個好的行銷策略會包含這兩種企劃類型,我們過去最常看到的錯誤就是只側重一邊,單有曝光,就只是數字好看而已;單有銷售,也不會有人願意跟推銷員買單。

我們擅長從品牌定位開始,找到品牌最該優先溝通的那群人,之後才是分析他們的痛點與需求,最後用短影音去觸及到他們。如果你還沒有一個穩定的社群獲客渠道,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加 LINE,我們很樂意給你建議以及介紹我們的代操方案。

shacho
shacho